當前位置: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行業新聞
荊楚網:武漢黃海路隧道建設全面提速 軍方大力支持并配合

來源:荊楚網     發布日期:2016-12-09

武漢黃海路隧道建設全面提速 軍方大力支持并配合

 

 

武漢中央商務區交通軸線示意圖

地鐵武漢商務區站四層地下空間剖面圖:負一層是下沉式廣場,負二層是地鐵3號線和7號線站廳層,負三層是地鐵3號線站臺層,負四層是地鐵7號線站臺層和黃海路隧道層。

黃海路隧道示意圖

1橋:寶豐北路高架 1隧:黃海路隧道 5條地鐵線:2號線、3號線、7號線、10號線、12號線

2014年,武漢中央商務區(CBD)內的黃海路隧道被確定為武漢市重點工程。今年,黃海路隧道主體結構建設全面提速。

在大武漢肩負重要國家使命的時刻,江漢區在武漢CBD的建設上,秉持五大發展理念,高標準建設“城市之心”的商務門戶,帶領武漢CBD大跨步向前邁進。

這項惠及民生、改善城市功能、構建武漢CBD立體交通路網的重點項目順利推進,凝聚了方方面面人員的心血與付出——

武漢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、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業主單位親密合作,敢為人先,干事創業;十余家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單位協調配合;當地駐軍部隊相關單位全力配合,支持地方建設,成為軍民融合典范。

改善區域交通

黃海路隧道工程西連南泥灣大道(漢西路口),東接建設大道(青年路口),貫穿武漢CBD,是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。全長3.44公里,由隧道和地面段兩部分組成。

對于漢口地區來說,黃海路隧道是漢口“八縱七橫”干道網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,建成后將橫貫硚口古田區域到漢口青年路、建設大道金融商貿區,大大緩解建設大道周邊交通壓力。

對于武漢CBD來說,交通活則商務活。黃海路隧道將銜接地下交通環廊,與漢江大道、5條地鐵線路一同組成商務區“一橋、一隧、一環、五軌”的立體交通格局,車過商務區將“天上跑、地下穿”。同時提高地下停車場的利用效率,緩解核心區地面交通壓力,構建核心區一體化交通。

“護航”地鐵建設

已經開通運營的地鐵2號線、3號線,正在加快建設的地鐵7號線,以及遠期規劃建設的地鐵10號線、12號線均經過武漢CBD,5條地鐵線共布局10余個站點。

其中,正在建設的地鐵7號線在隧道下方重疊、穿越、并線。為了確保地鐵7號線如期建設,黃海路隧道的施工緊鑼密鼓,全年無休,超前完成。

為了對接地鐵10號線避免重復建設,隧道施工不僅采取特殊材質和打樁方式,更為后期地鐵10號線的施工預留好空間。

業主親密合作

目前已開工的黃海路隧道工程由兩家業主單位分段共同建設完成。

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一期工程,即武漢CBD核心區4000畝范圍內的建設,總長1827米,總投資18億元。武漢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負責二期工程,總長1.4公里,其中包括隧道段346米,路面段1066米,總投資也是18億元。

為讓工程統籌推進,兩家業主單位親密合作,定期召開監理例會,統一協調施工工程中的技術、場地、安全、質量、進度問題,達成了良好的互動溝通機制,也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。

支持地方建設

黃海路隧道二期工程建設過程中,得到軍方大力支持與配合,書寫下軍隊支持地方建設的佳話。

未來,隨著黃海路隧道通車,一條縱貫漢口中心的重要快速通道將穿城而過,利軍利民。

【設計前瞻】

考量“立體交通”施工全流程

黃海路隧道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。工程在設計之初,就確定了遵循科學、可持續的理念:黃海路隧道的建設,以改善城市和區域交通為重點,支持地區功能發展為目的;統籌考慮黃海路與軌道交通和其他地下構筑物的關系,集約化利用地下空間;注重工程和環境的協調。

黃海路隧道的建設與整個城市路網結構的完整、武漢CBD交通組織的優化,以及地鐵7號線、10號線方案等息息相關,工程量大、影響面廣。在全方位的比較考量后,確定了系統性的設計方案——

黃海路隧道與地鐵7號線武漢商務區站:7號線在武漢商務區站范圍內,與黃海路隧道并線,兩項工程需同步設計、施工,一次建成。土建結構由地鐵實施單位負責實施。

黃海路隧道與地鐵7號線重合部分:地鐵位于黃海路隧道下方,根據目前的建設時序安排,黃海路隧道先期施工,7號線區間后期施工。地鐵施工要求,盾構與黃海路隧道底板的豎向凈距不小于3米,設計達到3.3米,滿足地鐵施工需求。同時,為減少地鐵施工對黃海路隧道的影響,設計也做了提前安排。

黃海路隧道與地鐵10號線:規劃中的地鐵10 號線區間將下穿黃海路隧道,同時上穿7號線區間。為給10號線騰出空間,規劃設計將黃海路隧道與7號線區間凈距預留約11米,確保10號線與上下兩層間的凈距應大于2米,保障交通安全。

黃海路隧道與寶豐北路高架:隧道二期需下穿寶豐北路高架。黃海路隧道與高架橋墩間,預留了6.7米的凈距離,為高架后期施工留出空間,同時考慮了橋梁施工荷載。

【施工科學】

有條不紊加快推進

2014年3月21日,黃海路隧道一期工程一標段開工建設。工程分為四個標段,有條不紊地推進。

一標段全長575米。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完成了96%,預計本月底土建可全部完成。

二標段全長680米。地鐵7號線穿越下方3號匝道和一條主線,并線約350米。目前穿越段主體結構已經做完。

為給地鐵盾構在隧道下方的穿越創造條件,建設中隧道下方的支撐樁沒采用常規鋼筋,而是采用了更優質的玻璃纖維筋,便于地鐵盾構切割。

三標段在地鐵7號線武漢商務區站兩側盾構井之間,全長532.5米。該標段地鐵與隧道相同高度,地鐵7號線在中間,黃海路隧道在地鐵兩側并排布置,共墻共板。該標段委托地鐵集團代建,目前全程已經完工。

四標段長度39.5米。11月18日開始澆筑頂板,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完工,左線右線地鐵已成功穿越。

二期工程從今年元月開工,到今年8月主體結構就施工完成。7個月時間里,從業主方到施工方到監理方,無不加班加點,全情投入。

“因為青年路有地鐵站點要開挖,地鐵7號線要從王家墩東站盾構,頂進商務區中心站。盾構一旦實施,上方就不能進行明挖式的施工,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7個月?!蔽錆h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(集團)有限公司工程師高松介紹,短短7個月,工程既配合了地鐵7號線的建設,又給地鐵10號線進行了地基加固,為未來10號線的穿越預留了空間。

【攻堅克難】

完成“高難度動作”

黃海路隧道的建設,時間緊任務重,施工難度極高。建設人員憑著一股子拼勁和巧勁,揮灑熱血干事創業,完成了許多“高難度動作”。

黃海路隧道埋深最深的一段,位于在商務區中心站正下方負4層處,地下23米。該地段負一層是下沉式廣場,負二層是地鐵3號線和7號線的站廳層,負三層是地鐵3號線的站臺層,負四層是地鐵7號線的站臺層和黃海路隧道層。

該點位的施工難度巨大,施工方中鐵一局用了武漢道路施工中罕見的施工方法。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土方的轉運,一方土從下到上需要8臺挖掘機轉運。

距離中心站不遠的一個施工點,面臨同樣的困難。此處埋深22米,由于土壤結構和深度,隧道施工采取了5道支撐——第一道和第三道為混凝土支撐,第二道、第四道和第五道采用鋼支撐。由于埋深太深,支撐太密集,施工中長臂挖土機都夠不到底部,只能在下面放一個小型挖掘機,把土方堆放到一個位置,再將抓斗從上方定向放下去,通過攝像頭操作,將土方抓起。常規僅需10天就可轉運完成的2.2萬立方米土方,硬是用了40多天才轉運完成。

【配合無間】

步調統一展現協作能力

配合協作,是黃海路隧道建設的“關鍵詞”。

武漢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求喜透露,短短1.8公里的一期工程,從西到東有中建一局、中建三局、中鐵一局、武漢建工、上海地鐵等11家施工和監理單位通力配合,1500人參與建設?!肮こ添樌七M,是集體的力量?!?/p>

一期建設工程中,地鐵要穿越四標段和二標段。業主方與地鐵集團形成機制:每月至少碰兩次,平常只要遇到施工對接、場地協調、進度匹配的問題,都會不定期碰頭。

二標段商務西路以東33米處,采取明挖形式施工,深度22米。地鐵的盾構井前有一個盾構加固區,加固墻一度進入隧道主體結構范圍內。兩家單位和兩家設計院緊急協商后,商定將墻體加厚,既作為隧道的維護結構,又作為盾構井的加固結構。在非常狹小的區域內,實現了兩個工程功能的需要。

而兩家業主單位的配合則更為密切。每周定期召開的監理例會,兩家業主、兩家施工單位、監理單位都會參與,齊心協力解決面臨的問題。

協調最多的是場地問題。由于一期在隧道內施工,必須要找二期借路和借場地,混凝土運輸車、泵車,都得從二期的臨時道路甚至施工場地中通行,二期的臨時施工道路始終向一期開放;一期挖出來的土方,向二期借場地堆放;今年7月的大暴雨,一期的排水也都通過二期的排水通道排走;施工中,雙方業主協調施工順序,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開挖,在重疊交叉斷面的避讓和地基加固等方面步調一致,相互預留施工空間。


附件:
Copyright © 2006-2013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武漢市信息管網投資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鄂ICP備14006327號

鄂公網安備42010302000121號

亚洲中文在线